川流文教基金會

NEWS 播種者動態

September 20, 2022

【生態倫理與兒童文化】講座側記

    本會董事長陳維滄9月18日應邀在[走進兒童日報回顧,探尋兒童文化力]回顧展的系列講座中擔任演講嘉賓,並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醫師,就【生態倫理與兒童文化】對談。該展由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楊茂秀教授攜手國立臺灣圖書館合作主辧,本會參與贊助。

                                                                                                                                                                                 圖/文  陳慧珊
 
       即便陳董事長已有多年演講經驗,但是每次演講他都視為第一次演講,所有的細節都很注意。反覆看過要使用的幻燈片,檢查所有需要的帶的用具,甚至連到會場所需要的停車證都一一叮嚀,可見他的細心程度。
 
 左: 荒野保護協會李偉文榮譽理事長    
 中: 本會董事長陳維滄  
 右: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楊茂秀教授
       這次演講場地位在中和823紀念公園裡的國立台灣圖書館。環境非常優雅,一個很便民的地方,離永安市場捷運站很近。圖書館高挑的建築,寬敞的空間,齊全的設備,民眾可以上網查資料,借書,看板上還有各樣的講座,課程,雖然沒有機會到每個樓層去參觀,感覺是硬體軟體都健全的圖書館,而且使用率頻繁。驚訝中和有這麼好的圖書館。
 
       演講活動10:00開始,我們9:30就到現場。上了四樓的雙和藝廊,正準備簽到時,就看見楊茂秀老師和李偉文夫婦。楊老師是這次演講的主辦人,但是李偉文算是“媒人”,因為他的連結,促成董事長跟楊老師結緣。三位在這次“走進兒童日報探尋兒童文化力”的主題牆前留下珍貴的照片。接著楊老師陪著我們看展,分享兒童日報過去在解嚴後所扮演重要角色,邊看邊聊的過程中,陳董事長也分享當年他收集創刊號的心路歷程,以及
最後將收藏的數千本寶貴的創刊號捐贈母校東海大學。
 
       演講由楊老師開場。楊老師從陳董事長的書裡,感受到董事長是攝影教育家,而且是在家修行人。他的照片和文字都顯示他對環境人文的關心。接著李偉文也介紹他所認識的陳董事長,感謝董事長對環境保護的關注,20多年來支持荒野保護協會。今天的主題是“生態倫理與兒童文化”,藉由董事長的照片讓我們看到各樣的環境和動物。現代的兒童更需要跟環境連結,因為3C產品,孩子跟真實環境越來越遠。從董事長的照片和文字,可以學習到旅行和探險是一種找尋自我的過程,或許要面對孤獨和無聊,但是那才迫使人反思,動腦。
 

              陳董仔細聆聽提問,詳盡回答。
       這次董事長的講題是“也無風雨也無晴”,取自蘇東坡的作品。分享過去幾十年所拍攝的精彩照片,以南北極為主,因為不容易去到這兩個地球的極端。特別去南極的路途遙遠,而且經常要面對超大風浪。雖然過程辛苦,但是極地清朗潔淨的環境洗滌心靈的吸引,讓董事長多次回去造訪。董事長思路清晰,表達順暢,還用布偶道具和問答獎品來吸引觀眾注意。而讓觀眾眼睛一亮和呼出讚嘆聲的,則是播放三段小影片:紀錄成千上萬雪雁起飛降落,北極熊雪浴 和北極熊寶寶出洞跌跌撞撞的萌樣

       
整體而言,這是一個成功的演講,三位主講者很有默契的互動,前後呼應,銜接彼此的故事,再述說自己的故事。雖然三位從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專長,但從他們的對話裡,發現他們三位有幾個共同點:喜歡閱讀而且大量閱讀,在他們同儕中有獨特見解,專注熱心自己喜歡的事,並且都喜愛著墨文字與人分享自己的看法(都各自出了不少書)。或許這是為什麼他們會相聚在這場演講裡。期待陳董事長這些珍貴的照片,不管是出版書籍,展覽或其他方式呈現影像,都可以吸引年輕人和孩子,願意走進自然,認識環境與人關係的重要,進而投身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