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佛緣(一)
11.10~09.02
七探西藏 還想再去
曬大佛 轉山 珠峰大本營 永誌難忘的場景
謎樣的西藏,天堂般的高度、民風的純樸、信仰的篤誠,讓人相當著迷。我在從心所欲不逾矩之齡,仍七次前進西藏,想要揭開神秘面紗,一窺香格里拉是否依舊。
魅力的西藏,心靈的淨土、原鄉的依歸,如同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我一去再去。踏上藏地,有種似曾相識,前世今生的迷夢。因此,我能夠克服高原反應和種種困難,報導哲蚌寺所拍的曬大佛場景、岡仁波齊拍攝的轉山畫面,以及探窺珠穆朗瑪峰時拍攝到的珠峰大本營照片。
或許是蒙天眷顧,或許是有佛緣的人才有福氣大開眼界,我將旅程中部份攝影作品和心得,集結成[淨土佛緣]系列,特別分享給《講義》的讀者。這些圖片得來不易,也是國內較少人拍攝的題材,可以讓人省思,原來世上還有另外一種完全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
美學作家蔣勳去過吳哥窟十四次,仍說:[我還想要再去。]同樣地,我七入西藏,毫無遲疑地也還是那句話:[我還想要再去。]因為除了旅行中的感動外,那裡也是觸動心靈底層,思索生命意義的地方。
一波三折始圓夢--------曬大佛盛典
哲蚌寺大殿前桑煙點燃、法號吹響,裹捲好的唐卡被請出佛殿,年輕僧人們,天未亮時即合力肩扛唐卡,抬向展佛台。這時山谷裡鼓樂齊鳴,喇嘛和信眾圍繞擁護,覆蓋在唐卡上面的幔帳徐徐揭開,剎時,一幅一千多平方公尺的釋迦牟尼佛唐卡,在清晨第一道曙光的照耀下,露出尊貴全貌,氣勢宏偉,無比莊嚴。僧尼眾長跪磕頭、口誦經文,爭相抛獻哈達、禮品,在虔敬的氛圍下,所有相機閃光燈閃個不停,匯成流動燈海,快門咔嚓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活動達到最高潮。
黎明即起,曬大佛現場,壯觀非凡 |
這是我西藏行最期待的一刻。不過,誰也料不到,我等這一刻,足足等了許多年,歷經三次失敗,才終於如願以償地捕捉到珍貴的鏡頭。
回想過去幾次,本已訂好的行程,出發前一週,旅行社卻緊急通知[進藏證]被取消了,原因盡是些不明理由,像是當局擔心過多遊客會影響維安……,這次能夠順利成行且取得觀禮台的有利位置,可說是得來不易。
萬頭攢動 拍照無立足地
我們分兩梯次出發,分別是凌晨2:30和6:30,第一波有四位團員,他們甘願摸黑起床,主要是想捷足先登到寺院,佔據個好位置以利拍照,可是事與願違,抵達現場時,已見朝聖信眾人頭攢動,擠來擠去,一波一波往上推,根本讓人無插身立足之地,四人當中只有摯友嚴志芳事前有請教行家,做足功課,選擇不往人群中走,另闢蹊徑,朝著路邊草叢旁走。嚴志芳成了第一波當中唯一能夠順利拍到照片者。
第二波在6:30出門,我選擇了這一波,由飯店搭了20幾分鐘的車程,到達市區集合,再由哲蚌寺派專車接送我們到達目的地。我們一下車,已經大排長龍,看來都是藏胞,他們旁若無人,明目張膽地插隊,我們錯過了3次班車,苦苦等了40分鐘才擠上車,好不容易走上觀禮台。
面具服飾五彩繽紛,富有藏傳佛教特色的舞蹈。 |
哲蚌寺[雪頓節]是西藏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雪]藏語意為[酸奶],[頓]意為[宴會],因此,[雪頓節]又稱[酸奶節],主要活動有曬大佛、跳藏戲等內容。[曬大佛]又稱[曬佛節]、[展佛節],浴佛的起源,是因傳說中佛陀誕生時,九龍吐水洗浴全身,因此後世僧徒,萬眾齊集,瞻仰佛容,聽經受法。傳承至今,已成西藏重要的節日。
藏戲,藏語叫[阿吉拉姆],是[仙女姐姐]的意思,藏戲歷史悠久,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不同,形成劇種流派眾多。藏戲表演形式帶有藏傳佛教色彩,富有民族特色,音樂唱腔韻味雋永,面具服飾五彩繽紛、瑰奇神異。
哲蚌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三大寺廟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黃教寺廟。它位於拉薩西郊約5公里的的根培烏孜山上,海拔3800公尺 , 1416年由宗喀巴的弟子絳央曲結所建。[哲蚌]在藏語意為[米聚],有積米堆米、象徵繁榮的意義。該寺後山有不少崖壁石刻、瑪尼堆,再往後走,半山腰可看到唐卡,曬佛大典在這裡進行。
[雪頓節]這項傳統活動發展至今,集宗教、娛樂活動於一體,隆重程度僅次於藏曆新年,是西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事。可惜演變至今,卻有點像是為了滿足觀光客好奇心、愛湊熱鬧心理而舉辦的嘉年華會了。
記得我以前參觀印度幾處古蹟寺廟,當地導遊提到:[有些寺廟是死的,只是供奉佛像或印度神祇,讓信徒膜拜;有些是有生命力的活廟,有靈,進去就有感應,這種廟就叫Living Temple。]後來,我參觀敦煌莫高窟第45窟的西壁開龕,當工作人員打開一道平時不開放的大門,迎面三尊碩大偉岸的塑像,佛陀居中,旁分立迦葉、阿難兩弟子;我一眼望之即受到莫大震撼,全身血氣澎湃,眼淚簌簌而下。[多聞第一]的阿難隨侍佛陀25年,流露純稚之氣,渾然讓我產生前世今生,因緣再結的戚戚靈感。
對於哲蚌寺[曬大佛]本來抱持著高度期待,不過,面對人山人海,喧嘩熱鬧的大場面,在按快門的剎那,反而麻木了,沒有預期的感動,也沒有心跳加快,血脈賁張的衝動。看著遊客比藏民還多,充滿著[喧賓奪主]的放肆,讓原本單純的宗教信仰和心靈寄託,有些變質變調。
軍警把關 抺上肅殺陰影
這次能坐在觀禮台上拍到曬大佛的完整畫面,雖然心想事成,彌足珍貴。不過,並非得心應手,可以自由自在地取景。
軍警把關,滴水不漏 |
遺憾的是,[雪頓節]雖為宗教民俗活動,但是參觀者、朝聖者卻處處受限。我們前往哲蚌寺的路途中,數萬軍警如臨大敵,沿路部署,嚴格戒備管控,幾乎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層層把關,滴水不漏。這使得原本莊嚴祥和的宗教活動,抺上了一層陰影,變成像是肅殺威懾,草木皆兵,高度警備的[一級戰區]。
即使是在觀禮台上,也不能隨心所欲地走動,像是想往第一排拍照,都會被軍人喝止,更不用說想架立三腳架。只能央求守備的阿兵哥,讓我拍個一、兩張,等匆匆忙忙拍完後,又馬上會被請回。這時,只能趁阿兵哥不注意時,如[盜壘]般地搶拍個幾張,可是這樣長的距離,拍攝[曬大佛]還OK,拍藏戲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只拍了一、兩張。
結束曬大佛儀式觀禮後,卻發現周遭是完全搭不到車的,偌大的馬路盡是洶湧的人潮,我只能徒步走回交通大道旁車子停放處,這路程,整整走了兩個多小時之久。
儘管如此,回來檢視一下這些照片,佛容慈悲,佛光普照。過程中雖辛苦,但是卻也頗值得回味,只能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隨 想
進廟要購買門票,對台灣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雖然哲蚌寺、甘丹寺遊客多,象徵性收[門票]以價制量,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布達拉宮票價逐年調漲,夏季門票價格甚至高達300元人民幣,對那些心懷虔誠,但是經濟條件欠佳的藏民未必能輕鬆負擔。此外,逐一檢查進藏證、團體名單……還要檢視護照,[維穩措施]絲毫不放鬆,又限制參觀時數只有兩個小時,這讓宗教信仰漸漸變成觀光活動了。 我認為當局處理類似活動,可以本著[藏傳佛教徒優先]的原則,對於有歸依證的人,應該給予優惠或免收門票才合理。白天讓藏胞及有歸依證者優先, 晚間才開放給觀光客; 許多藏傳佛教徒千里迢迢,不辭勞苦地前來膜拜朝聖,實不宜限制他們的時間。如果用放大鏡檢視,前面幾排,軍人、消防、公安占了半數!
........<淨土佛緣(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