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文教基金會

MIND 心域無疆

納木錯湖 - 美好、幸福的象徵

12.02~09.04
納木錯湖像是晶瑩寶石鑲嵌在高原之上。
    靜極了,零下30度C,人跡罕至,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納木錯湖時的印象。
    被稱為[天湖]的納木錯是念青唐古拉山冰雪融化而成的高原湖泊, 湖水清澈透明, 成天藍色。
    2007年12月西藏行,正值寒冬時節,攝影家卓清順帶團10人。由於前往納木錯湖的道路崎嶇難行,半數團員打退堂鼓,只有5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頂著寒冷溫度,毫不妥協,繼續前進。不過,一到納木錯湖附近,才發現這個時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不但隨身攜帶的礦泉水完全結冰,想找個落腳處,卻逢淡季,旅館沒開,想借住廟宇,廟內也空無一人。天寒地凍,舉目無依的情境下,不禁讓人忐忑不安,無所適從。所幸,尋尋覓覓,總算找到一家農舍,內有兩對夫婦,他們好心地騰出一間空屋,讓我們借住一宿。
    我們升起爐火取暖,戰戰競競,整夜無法安然入睡。雖然過程艱辛,隔天清晨,納木錯湖的美景卻讓我們一夜折騰有了代價。

納木錯湖邊上的瑪尼堆繫著五色經幡。




晶瑩寶石 鑲嵌在高原上
    納木錯湖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位於拉薩市以北當雄、班戈兩縣之間。湖面海拔4718米,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也是西藏第一大內陸湖。
    納木錯湖湛藍色的湖水,清澈無比,像是晶瑩寶石鑲嵌在高原上,在陽光照耀下泛起粼粼波色,那波色一會兒是透藍,一會兒是青綠,一會兒又是讓你無法預期的顏色,即便是最擅長在管絃樂裡揮灑繽紛色彩的法國作曲大師拉威爾,面對這樣捉摸不定的色彩,想必也得自歎弗如。
    湖邊周遭的山景更是不甘示弱,納木錯湖北側環抱著連綿的高原,東南方是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脈,那山峰彷彿是湖水波濤溢飛而出,瞬間凝固凍結所造就。銀峰靜靜地、亙古地環抱湖水,景致交融,渾然一體,自然讓人產生一種莊嚴聖潔的感動,印證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如非親臨其境,實難置信。
    藏人喜歡在馬年轉山、羊年轉湖,猴年轉森林。納木錯湖的靜與美,被視為身、語、意之聖地,也是轉湖的殊勝地。我看到湖邊的瑪尼堆繫著五色經幡,無庸置疑,瑪尼堆的石頭是信徒們放置上去的,有的石頭上還以藏文刻上經文、咒文。只要遇到瑪尼堆,信徒們就會丟一塊石頭,他們認為這樣等同念了一遍經文。就是這樣一種堅定的信仰,如影隨形,牢不可破地把純淨秀美的納木錯湖扮點的更加多彩多姿。
    不過,拋開宗教意識不談,單純地閒遊湖畔,納木錯湖即能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特別幸運的是,那時的湖邊四周較少的商業化經營,也沒有藏民死纏爛打搶著做生意,不受干擾地欣賞和攝影,至今回味,仍感美好、幸福。


雅魯藏布江集美麗與危險於一身。
雅魯藏布江 展現漂亮曲線
    拍到納木錯湖的美景固然可喜,拍完的返途中,無意間看到雅魯藏布江的一景,更讓人雀躍不已,雅魯藏布江向來被視為雄性的河流,有一首歌謠這樣唱,
    [雄性的雅魯藏布江啊,你敢用自己濕淋淋的爪子,一路撕裂世界上最高的山群。
    我估計你下一步的目標,肯定就是要拉動天空了。如果有那麼一天,天地交和了,
     你可以用奔騰的精液的名義,證明天下確有一種東西,叫做男性。]
 
    雅魯藏布江兩岸簇擁著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等山脈,如同蛟龍出山,浩浩蕩蕩,飛流直下,轟轟烈烈,穿山鑿谷,這樣的怒江奔流,顯然會教人膽戰心驚,更不用說,萬一白浪滔天,夾裹著巨石呼天蓋地,急速而下,其危險性可想而知。所幸,我們途中看到的雅魯藏布江是它性格中美好的一面,集美麗與危險於一身的雅魯藏布江,流經此處時,早已收歛牙爪,不見暴戾之氣,它心平氣和,不吝展現漂亮曲線,在我的鏡頭下,小小河彎,自成天地,格外寧謐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