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雁‧雪艷
02.01~02.08

北美洲上空經常可以看見以[V]字整齊排列隊形,萬里翱翔的飛鳥,在美國與加拿大幾處野生動物保護區,也得見萬鳥蔽空的獨特景觀,令人嘆為觀止。牠們就是學名 Chen caerulewscens 通稱雪雁(Snow Goose)的候鳥。雪雁以大聲喧嘩聞名於世,遠在一哩外都能聽見牠們的叫聲。
以雪為名,可以想見,雪雁除了來自冰天雪地的北域極地,牠也名符其實一身雪白,當牠們鋪天蓋地飛到人們頭上盤旋時,有如白雲罩頂;當牠們從空而降時,恰如雪片紛飛飄舞,撼動心弦的奇景,讓人嘖嘖稱奇,更不由得讓人發出讚歎:這些雪地嬌客,正是令人驚艷的純潔天使!
![]() |
雪雁除翅膀末端黑色以外,全身皓白,具有玫瑰紅的 腳趾、腿部與粉紅的鳥喙。幼鳥的羽毛則呈現灰色。 |
雪雁知多少
長久以來,學者為雪雁的屬類爭議不休,大家所認同接受的是,牠是屬於北美洲稱為[藍雁](Blue Goose)的野雁,生長於加拿大、阿拉斯加與西伯利亞叢密的森林裡。為了避寒,冬天會飛往英屬哥倫比亞、美國部份領域,延伸到墨西哥的北美地區。
如以羽毛顏色分類,雪雁可分為[雪白]與[灰藍]兩種;白雁除翅膀末端黑色以外,全身皓白,灰藍品種的頭部、頸部與尾尖呈白色,身上羽毛則藍裡帶灰,至於尚未長成的幼鳥則是灰色的。
受到單一基因的影響,如果[灰藍]雁與[雪白]雁交配,孵出來的幼鳥很可能是腹部白色但體毛為深灰藍。以毛色分類的兩種雪雁,共同具有玫瑰紅的腳趾、腿部與粉紅色的鳥喙。因經常尋覓土壤中礦物質,有時頭部會夾雜土棕色的羽毛。尋找對象時,幼鳥通常都會尋找與父母色系相同的異性,但假如來自不同雙親,就沒有白色或灰藍的問題了。
另一派學者依據大小尺寸與地理分布位置,將雪雁分為小雪雁(Lesser Snow Goose與大雪雁(Larger Snow Goose)。前者高約63.5~78.74公分,重約2~2.7公斤,居住於加拿大大中北部和白令海。後者高約78.74公分,重約4.5公斤,大多生活在加拿大東北地區。雪雁是素食動物,習慣覓食野草、雞豆,以及淺水塘、濕地的五穀雜糧。淺水灘邊或草地上,也時有雪雁呼朋引類、萬鳥聚集的景觀。
有趣的是,這種候鳥經一年拍拖,如果情投意合,便[緣定終生],之後便開始生育下一代。每年五月底、六月初之交,牠們會尋找枯樹枝和散落於地上的羽毛,在淺土上築巢下蛋,每次約3~5顆,蛋殼成乳白帶灰色,大約22~25天即孵出小雁。
雪雁剛生下蛋以及小雁剛孵出來的幾個禮拜,是處境最危險的時候,因為北極狐和賊鷗會偷襲。雪雁因此會選在雪鴞出沒處附近築巢,藉雪鴞來嚇阻北極狐和賊鷗的靠近。小雁孵出幾小時後便可自行游泳覓食,42~50天後牠們就可以飛翔,但要離開父母獨闖天下,得到二、三歲才有辦法。雌雁非常念舊,常回[娘家]探望牠以前孵蛋育兒的地方。
壯觀的大遷徙
一年裡面,雪雁有超過半年的時間在遷移途中。早期牠們都在海岸邊的濕地過冬,利用短而有力的鳥喙挖取濕地野草的根為食,過境途中則啄取稻田裡的野草和掉落的穀物充飢。近幾十年來,雪雁冬季覓食行為改變了,九月牠們就到大草原撿食農田裡的穀類,一直到四、五月才飛回北極的繁殖地。
雪雁的壽命約26年。每逢冬天來臨,成千上萬的雪雁成群結隊,衝破雲霄,進行極其壯觀的鳥類大遷徙。雪雁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可達80公里;他們能在2,200公尺高空,利用氣流日夜不停地飛行70小時,總飛行距離高達4,000公里。遷徙之前六週,牠們可以一天24小時都在進食,以因應這趟超級長途飛行。
牠們以一種獨特的波浪狀隊形飛行,飛行時,雁群分布在不同的高度,行程中不斷上升和下降,以調節體力。航程中,領頭鳥的位置也會不斷變換,彼此互助合作。雪雁的家庭凝聚力很強,終身相伴,往南過冬也好,朝北回老巢也好,遷徙途上,一家人始終井然有序,一路相隨,直到返回極地孵育處。
![]() |
雪雁滿天,如風起之後濃雲不斷湧現,壯觀場面令人驚心動魄。幾十萬 隻雪雁齊飛,前後上下,交織一片,竟不會互相干擾,讓人大呼不可思 議。 |
2012年初,我和領隊黃俊賢及鳥友胡得榘、劉宏璋等一行人,繼阿藍薩斯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ransas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拍攝美洲鶴之後,緊接著到阿帕契之林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Bosque Del Apache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拍攝雪雁和沙丘鶴,拍攝重點是日出日落之時雪雁的壯觀飛行。
當地日出時間是清晨6點59分,日出時間的短暫片刻,有攝影者最期待的晨光與色溫。我們在早上5點多起床,6點之前天還沒亮就摸黑出門。進入保護區後,先選好拍攝位置,架好三角架,檢查ISO、曝光值、加減格。由於該地海拔高度約1,300~1,900公尺,日出前溫度降至攝氏零下,冷風呼呼吹來,地上的雪花被風吹得往前飛滾而去,我們每個人都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風,進行一場抗寒大作戰,靜靜守候,等候石破天驚的一剎那。
不久,雪雁大批出現了。牠們上下盤繞飛旋,夾帶懾人的高聲鳴叫此起彼落,如同殺聲震天的大軍壓境,刺激著我們每一寸神經。飛行中的鳥群密集舞動,真如風起之後的濃雲不斷湧現,又如以雪雁織就的大片布幕,天的一角就此遮蔽,看似毫無縫隙。若非鳥色雪白,恐怕此刻已如黑夜。感受此前所未有的驚心動魄,讓人思及驚悚大師希區考克的經典電影[鳥]。
更令人萬分訝異的是,成千上萬隻的雪雁集體行動,在看來幾乎已無移動空間的狀況下,以人類難以理解想像的規則,前後上下,交織一片,甚至迎面錯身而過,卻不會撞在一起,真是不可思議。隨後,難以估計的滿天雪雁,如同進行空中分列式一般,高高低低,層次分明,井然有序。家族大一點的幾百隻,小一點的幾十隻,一群一群,以一種似經排練過的動作,分批降落湖面,如一波又一波的白浪歸於大水,過程長達40~50分鐘。
雁群降落湖面後,眾鳥浮游於水上棲息,一派悠閒。直到帶頭的雪雁突然躍起飛離,家族也分批跟隨,最終其餘雁群同時騰空而起,在一陣啪啪啪的拍翅聲中消失。對比不到一分鐘前的聒噪,現在的靜止無聲的湖面如鏡,彷彿甚麼都沒來過。
![]() | ![]() |
雪雁原在湖面優遊自在,其後全體雁群倏地飛離,場面浩大。 | 帶頭的雪雁突然躍起飛離,家族也分批跟隨,最終其餘雁群同時騰空 而起, 在一陣啪啪啪的拍翅聲中消失。 |
我們的鳥導Pete是水利系碩士,從事自然攝影三十餘年,有超過六萬張的生態作品,十分專業。他推測雪雁是去麥田覓食,隨即開車帶我們追蹤而去,憑著直覺與經驗,找到一片遼闊的麥田,果然不久後,即看見雪雁再度從四面八方飛來。
牠們在空中飛翔時,一圈又一圈地環繞周行,盤旋復盤旋,似乎在觀察地形,尋找到好落點再行降落。於是一隻隻潔白的雪雁,就如一朵朵棉絮,一一飄落堤岸;更如一架架飛機,在沒有塔台指揮的情況下,一架接著一架降落堤岸跑道,縱列成隊,整齊前進,讓地面上的我們過足了國慶閱兵指揮官的癮。待雪雁全體降落後,再分批飛落麥田覓食,絲毫不會爭先恐後。不同的鳥群之間則嚴守分際,彷彿有道隱形的楚河漢界,隔著一邊密密麻麻的雪雁,以及另一邊稀稀落落的沙丘鶴,雙方互不侵犯。
牠們覓食時也非常循規蹈矩,像是分配好範圍一樣,一群群飛到不同的地方尋找食物。吃飽後,又似聽從指揮官一聲令下,突然[轟]地一聲,默契十足地振翅而起,頓時,雁影密密麻麻,讓人眼花撩亂。
仰望空中的雁,隊伍形態變化多端,時而如細流在藍色的鏡面上緩緩流動,水過無痕;時而如散落在藍絲絨上的珍珠,熠熠生輝;時而又如在藍天的頸項上穿缀起一串串的珍珠,嬌美多姿。雪雁漫天,似曼妙的精靈,像婀娜的舞孃,凌空飛舞,美不可言。震撼的奇景,讓人無言以對,只能讚美造物者的神奇力量,內心充滿激動!
我們在觀景台那邊,足足拍了2個多小時。回想一開始雁群出現時,由於數量之多、速度之快,讓人一下子來不及反應,當時震懾於鳥群的氣勢,大夥一陣手足無措,長鏡頭只能擷取局部畫面,一時竟完全無用武之地。等我回神過來,猛然想起相機的錄影功能,雪雁有秩序地降落和起飛遂一一入鏡,期間只覺一顆心怦然作響。其實拍攝候鳥,除了長鏡頭可以捕捉極具意境的構圖外,還需有廣角鏡頭甚至魚眼鏡頭,才可能攬括群鳥蔽天的壯闊場面。但是光是欣賞到這種生態景象、攝錄到這樣壯觀的畫面,已是罕見至極,大讚不虛此行了。
![]() | ![]() |
仰望空中的雁群,形態變化多端,時而如細流在藍色的鏡面 緩緩流 動,水過無痕; | 時而如散落在藍絲絨上的珍珠,熠熠生輝;時而又如在 藍天的頸項上穿缀起一串串的項鍊,嬌美多姿。 |
人與鳥的和諧共生
大功告成之後,我在回程上靜靜地思索,細細地咀嚼,剛才所出現的人間美景,如非人們懂得愛惜保護,我們怎能親見目睹?獲致人鳥和諧共處的美滿結局,雪雁如何得以大量繁衍?
美國有著人不騷擾鳥的文化,努力讓人類的活動與鳥獸的生存取得和諧。以阿帕契之林保護區為例,他們的觀鳥區域和動線規畫得很好,重點位置上都有告示,以清楚的文字說明在那裏可能會拍到的鳥及動物種類,也設有固定的望遠鏡,方便讓人賞鳥,不致騷擾鳥類的生活作息,讓鳥類處在一種沒有恐懼、安全的氛圍中成長。如此體貼細心的人性化設計,可供我們借鏡。
繁殖過剩的雪雁 雪雁目前已繁殖過剩。數目激增是因為人類大量開發農田,充足的穀物提高了雪雁在過冬和遷徙存活率。此外,由於野生動物保護區的設立,加上1960~70年間氣候暖化,雪雁數量暴增3倍多,預估已達600~700萬隻,每年還以5%的驚人速度增長,凡是牠們經過的土地,幾乎寸草不留。過去人類對牠們的寬容和保護,相對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數量之多已到沒有人同情的地步,有條件獵殺的呼聲終於響起。1976年,美國廢除1916年所頒布長達60年的禁獵令,正式准許擁有執照的獵人於每年10月至隔年1月這4個月內射獵雪雁。如果沒有這道解禁令,雪雁群飛的壯觀場面勢必更難以想像! |
** 本會有數十萬張世界各地風土民情、自然景觀、飛禽走獸照片,供公益機構免費使用,歡迎來電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