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滿德 - 被上帝遺忘的角落 (伊朗系列之四)
04.11~04.18

梅滿德,位在伊朗的克爾曼省的古村落,也是伊朗高原人類主要的聚集地,考古學家在穴居村的週遭,發現將近一萬年前的石雕,和六千年前的陶器器皿,足以證明梅滿德早在遠古時代已經有了人類居住,這個石器時代的小村,在2015年,正式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熱心的小兄弟
從下車的地方大約步行一公里到穴居村,步行大約兩公里,因為我扭傷了腳,擔心走不到,快到了目的地,過門不入,那情何以堪。
同行的伙伴洪輝煌看到我舉步難行,主動說要幫我背相譏,陪著我走,遇到爬坡的時候還攙扶著我,我們一起步行了30分鐘,有他的同行讓我感受到什麼叫做[患難見真情]。
走到半山坡,我跟他說:[陪我到這裡就可以了,別因為我拖累你,小兄弟,你趕快去拍吧,我拍完自己下坡,等你們!]
![]() |
用削尖的石頭打造出一層層堆疊的洞穴。 |
我獨自一人在穴居村的山坡待了40分鐘左右,這裏荒涼貧瘠、空無一人,給人的感覺很像大陸陝北高原,住家、街道完全看不到一朵花、一個盆景,單調無常,加上生活條件惡劣,讓這裏有著[被上帝遺忘的角落]稱號。
穴居村還有人居住的時候,最多也只有130-150位的居民,大都從事半遊牧工作,天冷時則窩藏在洞穴裡。天暖時,則趕著羊群到高原放牧隨草而居,留下不到60人在村裡留守。
我從半山坡的位置居高臨下,大部分房舍都是用削尖的石頭從山坡挖掘,完全不用鐵錘或鑽子,打造出一層層堆疊而出的洞穴,高度只有2米、16-20平方米的空間。洞內是狹隘的通道和沒有窗戶的小房間,也沒有廁所,真不知道當時的人是如何生存的,這種洞穴在乾旱的沙漠地區非常罕見,相當奇特。
平地上有一間民宅特別顯眼,穴居大了許多,一旁還有圍籬圍了起來,當作豢養動物的處所,我想這間穴居,在當時應該是所謂的[豪宅]。
![]() | ![]() |
左圖是一般民宅,右圖是有豢養動物的[豪宅]。 |
這裡早已經是人去樓空,只剩下350多個穴居,頓時讓人覺得時空交錯,時間似乎凝結在這片無人區中,被定了格。很難想像,人類可以在這居住了3000年之久,在越艱困的環境中,越突顯人類求生存的韌性。
![]() |
人去樓空的穴居村,很難想像,人類可以在這居 住了3000年之久。 |
良善的在地村民
天氣熱得讓我實在受不了,於是就拄著拐杖,一個人舉步維艱走到一塊大石頭旁,便坐著休息,村子的小朋友看見我一個人,圍在身邊一直講話,我聽不懂他們在說甚麼,只能幫他們拍照,然後給小朋友看,他們看了眉開眼笑,我心中有點遺憾身上沒有準備糖果或文具。
然後我看見一部貨車疾駛而過,上面載著一隻羊,由於這裏先天資源缺乏,居民十分艱苦,過的是斯巴達式的生活,每天三餐吃薄餅、優格與羊奶和香草混著熬煮的清湯,幾乎是[全素],雞蛋和肉類可是珍貴食物。
這樣千年的生活習俗流傳到今天,我心想必定有什麼特殊場合大家要大快朵頤一番了。
坐了有50分鐘吧,導遊Saki和隊友陸續走回集合點,我請Saki幫我扛相機,好讓我提早回到車上。
我手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經過一個穴居,有位老人在門口招手,請我進去看看,外觀看起來很像小型博物館兼賣禮品的店,我雖然很想進去一探究竟,可是又怕耽擱回程的時間。
正當我猶豫不決時,後面突然傳來了Saki的呼喚,[Mr. Chen、Mr. Chen...... ],他急急忙忙地跑過來,告訴我說,有部車可以載我下去,這樣比較快。我跟他往回走,看到路邊有輛車,後座坐著三個女人和一個小孩,前座除了司機外,還有一對父子。父子倆下車,示意讓我坐進去,但我說謝謝,不想麻煩他們,Saki對我說沒事,他送你回去,車子會回頭再來接他們。我才安心上車,省了20分鐘走路的路程。
我的背袋有茶葉包便拿出來,想給司機,但是他不收,指著後座應該是老闆的婦女,我就對後座的婦女說不用錢的,這是供人試飲的!她才收下,司機回頭再去載那對父子。
![]() |
貨車載著羊,在特殊場合享用珍貴的肉類。 |
這一趟來到梅滿德,真是令我大開眼界,沒辦法想像居民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雖然我沒有辦法走遍整個村落,也沒有進去老人的店裡挖寶,有點可惜,但是這一趟的參觀路途,感受到同行友人、導遊和居民的友善,流露出的真情,讓我在這上帝遺忘的角落,充滿了感動。
部分文稿資料由陳維信提供,謹此致謝。
www.atlasobscura.com www.hitoricaliran.blogspot.com
www.timeforiran.com www.wordpress.com www.ritebook.com
www.en.wikipedia.org www.heritageinstitute.com www.archaeologynewsnetwork.blogspot.com
** 本會有數十萬張世界各地風土民情、自然景觀、飛禽走獸照片,供公益機構免費使用,歡迎來電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