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文教基金會

NEWS 播種者動態

January 26, 2015

                                                [挑戰不一樣的生命]陳維滄校友極地行旅
                                                                                     ─ 面對壯闊的冰山大海,我常問自己能為這片美好大地做些什麼?

勞作教育處於126()邀請川流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及國內知名縱橫極地行旅大師陳維滄先生蒞臨,並與本校人文跨界計畫共同舉辦[挑戰不一樣的生命]專題講座。陳董事長以人生閱歷與十探極地的親身體驗作為生命觀的主題分享。即使是氣溫驟降、飄著冬雨的一月底,仍有不少學生、校外人士熱情前來聆聽。

    陳維滄學長分享雙親為日治時代的知識精英,其母親在當時是非常前衛的女性,曾為赴日完成學業,將只有三個月大的他寄於台灣的外祖父母家,即便在六十五歲的時候,她仍懷有夢想,優游於藝術的領域中。因而,陳維滄傳承自母親的藝文的喜好,儘管已躋身事業成功人士的行列,仍難忘情年輕時的夢想,腦海中藝文的召喚聲不時浮現。陳學長也鼓勵在場青年珍視當下每一刻的學習,勇敢挑戰自己,不要想著如何賺大錢,榮華富貴雖猶好,可如浮雲朝露,稍縱即逝。不如擁有慈悲、智慧、廣行善法、廣結善緣,追逐更高層次的夢想,使人生的內涵更有深度與價值。這樣的抉擇是需要勇氣的,卻也代表跳脫出自己所限制的框架枷鎖。
 陳學長三度赴非洲、四探南極、五訪印度新疆、六至北極、七到西藏。走過這麼多地方,他特別推崇南極、北極與西藏,是自己非挑戰不可的聖地。他說道:[旅行讓人心跳加快是好的現象,因為畫面會讓人感動,所以讓人還想去。]旅行於我,就是件辛苦的工作,我習慣將旅遊中的艱苦和經歷,深入回顧與反省自我一生,探索我的弱點,藉此不斷重生。既然要重生、要學習,我想就要到原始的大自然去找尋。


    在天地蒼茫的極地,他極其難得地拍到北極母熊產後出洞,自由自在地於雪地間伸展四肢、潔身沐浴以及和小熊之間的親暱互動畫面。這些作品在雜誌發表後獲得讀者極大的回響;也曾在70歲時,為慶祝人生,在南極挑戰跳入零下五度C的海水,不過他坦言,自己其實69歲就想嘗試跳水,但是因為當時約好的夥伴改變主意,因而沒有成功。他說,一思考就害怕、就不敢跳了,所以後來完全要靠第一個感覺去挑戰自己,提點同學,面對夢想,要以[一見鍾情的感覺]堅持下去。

    中文系謝同學分享,陳學長的人生態度與經驗給我很大的啟發,生命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可能,就看我們如何用心發掘並付諸行動。工工系張同學表示,陳學長教導我們要將痛苦視為理所當然,瞬間撞擊自己的靈魂,讓我了解挑戰自己、精彩活著的價值。整整二個小時的精彩講座,鼓舞了青年奮進的心,全場136位學員均表示獲得看待生命與學習不一樣的視野,也對於自己新學期築夢踏實的學習,跨界跨域的課程規劃,有著全新的啟發。
 

- 本文轉載自東海大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