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文教基金會

NEWS 播種者動態

March 18, 2016

               兩廳院 [藝術零距離 – 圓夢計畫] 感恩會
 
三月十八日是我第二次受邀參加兩廳院[圓夢計畫]感恩會,第一次的聚會讓我印象深刻,這一次就更加期待!
 
雖然兩廳院全年上演數百場國際水準的演出,但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前往欣賞,也不是人人都願意掏錢像去電影院一般。藝術對很多人來說,似乎仍有著難以言喻的高高在上,其實藝術是可以、也應該是很親民的,誰都有基本欣賞能力說上兩句的。無奈我們的藝術教育一直為考試教育讓路,失去向下紮根的機會,弱勢族群就更加可望而不可及了!
 
第一次參加[圓夢計畫]感恩會,主持人問滿堂席地而坐來自偏鄉的小學生、中學生,和輪椅上身障的大朋友:[有誰看過芭蕾舞表演? 請舉手!]結果竟然寥寥無幾,令我大出意外。城鄉差距之大,無怪乎兩廳院要在2007年底推出[藝術零距離 – 圓夢計畫],由各基金會、公私企業贊助,讓偏鄉的孩子走進兩廳院,把藝術的種子播向山林郊野。
 
活動安排中最令人激賞的,莫過於兩廳院開放表演團體的預演時段,讓孩子們入內觀賞,將原本無商業價值的時段充分利用,真是化腐朽為神奇之舉! 雖然預演中偶而因為小小的不完美,導演會喊"卡",但並不影響演出的完整性。同時也讓孩子們見識到什麼叫”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成功沒有偶然的!
 
這一天,兩廳院安排的
是當晚即將在國家音樂廳登台的[朱宗慶打擊樂團]預演。首先兩廳院的大哥哥、大姊姊生動活潑的介紹進入劇院的禮儀。接著由[朱宗慶打擊樂團]的三位團員藉著遊戲深入淺出、由簡入繁介紹各種打擊樂器,為孩子們做導聆。原來”掌聲”就是最簡單的樂器,靠著不同的聲部,不同的節奏就能合擊出歡樂的韻律,孩子們跟著大哥哥的鼓聲,拍得不亦樂乎! 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例如洗衣機的排水管、鐵罐、鋼珠、沙子都能變身樂器,原來樂器就在你身邊! (請點擊影片)

感恩會中兩廳院公關部陳昱如經理也簡報了2015年的[圓夢]成果,除了圓孩子的夢,也圓阿公、阿嬤的夢。在明華園的支持下,《阿公、阿嬤相揪來學歌仔戲》堂堂開課,53名樂齡學員粉墨登場唱起歌仔戲,包括高齡94歲的阿嬤,癌症治療中的阿嬤 …。作夢也沒想到,能圓了幾十年的夢想,歌仔戲重燃了生活的激情! 2015兩廳院還為視障朋友完成一項艱難的服務 - ”口述影像”,一位視障朋友說,欣賞影片從來都只聽到聲音,無從想像是怎樣的影像,現在終於有人說給他們聽! 說到感人之處,陳如經理竟也掩不住眼眶濕潤!
 
[全台偏鄉或弱勢族群,每人一生至少有一次到兩廳院欣賞演出的體驗]是圓夢計畫的理想,八年多來超過三萬兩千多人來到兩廳院。不過稍有遺憾的是,這次未見到幾位長期贊助圓夢計畫的老朋友,但願他們不是對贊助活動有所遲疑。也出現了一點小插曲;活動中有贊助人贈書給小朋友的環節,當司儀邀請本會董事長上台贈書時,董事長環顧四周才發現唯獨他手中無書可贈,不敢上台,很是尷尬! 然而瑕不掩瑜,我們仍應該
給主辦活動的工作人員滿滿的鼓勵! 川流文教基金會做為贊助者之一,對於[圓夢計畫]的工作夥伴每年都有創新之舉,感到無比鼓舞! 願[圓夢計畫]繼續為偏鄉與弱勢族群開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