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ING & SHARING 閱讀與分享
政大徵文比賽 佳作
中文系 詹佳惠
攝影 陳維滄
聖.奧古斯丁曾說:[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所幸,尚且未能行跡三極五洲的我,能夠乘著作者的攝影眼、文字交織的心眼,尋訪無人棲居的南極、至高緯度的北極,以及擁有中極之稱的沙漠,探索世界極地的幻美、驚艷自然萬物的奧妙,感受沉澱人世後的清明思想。
每每攤展書頁,觀賞那如詩如畫的壯麗景致,閱讀澄澈真誠的文字,便彷彿跟隨著作者浪跡天涯,展開一趟浩然的人生壯遊,接受自然或嚴寒或酷熱的洗禮。旅行之於作者,彷若僧侶之於修道,作者認為旅行(travel)包含hard work 及 rebirth兩種意涵,從艱苦行旅的經歷中,回顧人生、省思生命,並且透由自我弱點的探求,不斷追求重生。在作者身上,我感受到一種勇於嘗試的正向態度:將危險當作人生的學習,咀嚼恐懼,敢於追求己身熱愛的事物及更臻完好的自我。
[生活越簡單,越靠近自己的心。]在荒野寂寥裡,人類與自然對比獨處中,作者總能獲得心靈深層的力量,擁有嶄新的體悟,直指生命深處。如在尼泊爾高山,物質困乏,體認自然的深奧與偉大,感受人之為人的渺小、生死幻化的無常;在極高緯度的北極,拍攝如幻似夢般的極光時,了悟:[心,唯有自在,才能看淡生命生滅與無常。]探索沙漠時,感於沙地的虛無與寧靜,而學會以謙卑面對未知的極境,沉澱出精粹的思想:[沙漠越貧瘠,越感受生命的奢侈。]、[沒有苦痛、沒有孤獨,生命就無法體現,展露它的美。]
一趟豐富的生態巡禮,能使人感動於生命的美好,也正因為真實的行踏走訪,才會珍惜自然的美。自然是人類最佳的學習者,奈何現代人類囚禁於文明叢林的都市之中,常遺忘自然的可親可近。作者觀賞南極企鵝的可愛天真,獲得反璞歸真的喜悅;親睹企鵝躲避風寒,守衛小企鵝的心切,見證生命的韌性,明白生命的可貴,進而反思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衝擊,美麗照片背後所隱藏的危機。
[聖母峰震撼人心的美,越過萬丈深谷的險,以及在高山症發作下攀登陡坡時最刻苦的痛,令人永難忘懷。]痛苦換來的美麗,是心的修行,思想上的轉化,是一趟趟旅行中最珍貴的寶藏,同時也是生命中無價的藝術品。冒險者值得痛苦淬鍊後的美麗。作者為了極地攝影,而把自己調整在最佳的狀況下,不僅須背負沉重器材,更需克服自身及器材在低溫環境的限制、拍攝美景漫長的等候。這般冒險家挑戰的精神與藝術家執著的態度,令我欽佩不已。期望有朝一日,我能越出書本,親自去走訪、體會,細細品味自然與人生精釀的美好。